政治上不夠犀利,看不出像樣的政策,選戰節奏宛如藍調歌手,忽高忽低,未必融入地方。
不管合法還是違法的使用槍械,也不管被使用的是嫌疑犯還是路人,這問題都存在。但一個強盜犯,如果可以到外役監好像看來是破除外役監是達官顯貴才可以去的傳言。
第六款也規定持有兇器有滋事之虞者,受警察人員告誡拋棄,卻仍不聽從時就可以使用槍械。而本案就是提供了錯誤資訊,誤把他人當嫌疑犯,當事人的名譽因此受到了影響,慶幸的是最終還是順利的逮捕了嫌疑人,萬一如內政部部長所指示的大膽用槍,最後產生不可挽回的結局就更糟糕了。而這個嫌疑人以一年多的時間達到三級,其實稱不上不正常,大部分的受刑人在國家壓力之下,於監所裡面表現很難不正常。但這個嫌疑人此前因為犯強盜、竊盜等罪被判處八年四個有期徒刑,在入監服刑一年二個月後就可以到外役監來服刑,這跟我們一般對外役監的想像似乎有所不同。文:胡博硯(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教授暨公法中心主任) 這幾天台南市發生令人非常震驚的刑事案件,歹徒迅速的落網了,但在過程當中,有兩位似乎跟本案無關的路人被當作嫌疑犯來追緝,招致了無妄之災。
矯正署的說法其實從刑法上第161條脫逃罪的當事人的定義來說,不是沒有道理。外役監遴選得重新檢討 但何以會有外役監都是達官顯貴才能去的說法,就是因為外役監遴選的問題,全國的受刑人約5萬人,但外役監的收容量只有3400,達到遴選標準的那麼多,誰才可以去。Intel輸台積電並非「有一點傲慢」,而是因為他們睡太多 台積電日本設廠:西進、南向接著北伐,台灣黑熊、熊本熊「一家親」是否真能接回斷鏈?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
畢竟歐美極力希望台積電去各國建廠,但畢竟國情不同,歐美的人力也不喜歡從事大量的製造行業,亞洲仍然會是世界的重要生產製造基地,這就是效率分工的結果。Intel輸台積電並非「有一點傲慢」,而是因為他們睡太多 台積電日本設廠:西進、南向接著北伐,台灣黑熊、熊本熊「一家親」是否真能接回斷鏈?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這些制度都需要高端人才執行,而目前台灣老年化的社會和少子化的趨勢,使得人才短缺成為了台灣的國安問題。另一部分是科研補助給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用在於獎勵機器人、AI人工智慧、HPC高速電腦運算更包含半導體的研發在內,為了要確保美國是先進科技全球的領先者。
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 美國的晶片布局,已能看出對中國武統台灣的疑慮 7月底日美雙方為擔憂中共的武統台灣,決議攜手研發新一代半導體,希望最早可以在2025年量產2奈米的晶片,將量產量子計算機等使用的新一代半導體為目標,並將研發基地設在日本,並設置實驗性生產線,目標在2025年建立量產體制。
反觀台灣,台灣當局還是以擁有台積電等相關的半導體資源而感覺良好, 提出相關的政策都以產業轉型為主,鼓勵產業返台設廠增加就業機會,但台灣的障礙仍是存在的:缺地、缺水、缺電、缺才、缺工。文:楊永綨(立法院公務員) 近日美國國會通過《晶片與科學法案》高達527億美元的補助發展高階晶片製造,其中也給予設計研發等軟體一定的獎勵,另外也給台積電、三星等外國半導體製造業前往美國設廠,提供25%的租稅抵減。這也是美國首度將台積電摒除在半導體技術研發的先期開發之外,可見得美國對中國武統台灣的戒慎恐懼。美國與台灣在「晶片」上的競合關係 中國在過去20年間建造了32座的大型半導體廠,也可能在2025年超越台灣成為世界最大的晶片製造國,若中國在整個半導體供應鏈持續發展下去,將會在基礎技術上達到超出美國預期的突破性發展。
但是近年來晶片被台積電和三星超越,半導體巨擘英特爾退出晶片製造的行列,再加上中國頃全國之力投資半導體製造,挖台灣的半導體的高階人才協助發展,使得美國產業界和朝野發現危機,才有法案的催生共識。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張忠謀先生也曾在4月受訪時表示,美國的晶片法案提供的500億美元補貼將是「徒勞、浪費且昂貴的」,所以儘管美國半導體公司確實不太可能在製造上超越台積電,但真正的關鍵就在於「太依賴台灣將造成美國的國安問題」。在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的旋風式訪台後,中國隨即發布包圍台灣的軍事演習,台灣的航空飛機起降受到干擾,航運的路線也受到侵擾,這才是台灣政府要面對的未來難題,或許台積電董事長的劉德音表示,就算武統台灣也無法讓台積電為中國所用,更相信全世界都需要台灣高科技產業的支持,不會讓這個地區發生戰爭,因為這樣有違全世界每個國家的利益。
美國是電腦晶片和軟體系統的發源地,曾經稱霸全世界,讓美國引以為傲的半導體製造,也是最關鍵的競爭力產業,加上國防科技的日新月異,都來自於半導體的製造技術不斷推進。所以美國政府積極鼓勵台灣和韓國的晶片製造商,前往美國本土製造高階晶片,並強化美國半導體設計業者在研發和製造之間的強力聯繫,而大多數的技術創新來自於兩者之間的互動,這也是美國晶片與科學法案最重要的一項目的。
據稱將在有新技術發展出來後會提供給日本、韓國和台灣的相關公司使用為安全返回陣營政治,最大限度地保護自身的利益和安全,歐洲國家應該能找到自己的道路。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他們在各自的報告中闡述了同中國的關係,以及本國怎樣看待中美對峙這一國際局勢的軸心。兩極世界不符合歐洲利益 這份報告認為,為保護自身的利益和安全,歐洲應該在地緣政治中繼續扮演積極角色。中國均是它們最大的貿易夥伴或者最大夥伴之一。這是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最近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的核心內容。美國和其盟友認為,中國破壞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在國際舞台上咄咄逼人,在國內壓制民主與人權。
中國在地區的經濟活動普遍受歡迎 中國同南部國家的經貿關係,通過貿易、直接投資以及為基建項目融資等手段正在擴大,但報告同時顯示,經貿關係發展不平衡,其單一方向的走勢尤其明顯,這些國家向中國的出口以及資金流,遠遠趕不上中國對那裡的出口以及投資規模的步伐。不過,報告指出,這些國家可能在某些領域不得不選邊站。
這一點上,八個調查國家的觀點很相似。八個國家中,除沙烏地和智利外,同中國都呈貿易逆差關係。
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他們指出,中國正在深化同南半球國家的合作,北京清楚,建國百年、實現復興夢想的計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發展中國家在中美角力中所持的立場。
在今(2022)年中國召開二十大、美國舉行期中選舉過後,中美兩國的路線將會更為清晰地展現出來。文:德國之聲中文網 在歐洲國家眼裡,中國是制度性競爭對手的觀點已越來越成為共識。一些國家逐漸接受中國成為安全合作的夥伴,認為降低對美國的依賴是件好事。它們當中大部分都同美國在防務和安全領域有著密切合作。
這八個國家都是「一帶一路倡議」的簽署國,中國的國有公司在當地都承辦基建項目,只有肯亞和哈薩克因擔心持續性的債務而例外。總體而言,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對同中國進行經濟合作,從而改善本國的經濟地位,抱以高度的期待。
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以上所有參加調研的國家都反對選邊站,它們各自的政府希望能在超出中美對決的領域,找到合作的空間。
土耳其提及「債務陷阱」,例舉了其它國家的例子。在這裡,密切的貿易關係基本上被評價為「積極」,只有奈及利亞和智利例外,它們認為本土小企業受到中國進口商品的衝擊。
歐洲自然同美國有更多的相似之處,但這並不意味著,歐洲沒有同全球其它國家加強夥伴關係的空間,相反,為保證國際秩序不繼續削弱,歐洲應超越民主與獨裁的劃分。中國在當地的經濟活動普遍受到歡迎。這份報告的國別作者來自孟加拉、智利、印尼、哈薩克、肯亞、奈及利亞、沙烏地阿拉伯和土耳其。它們當中只有土耳其和哈薩克認為,中國新疆對維族和其它少數民族的迫害行徑具有政治層面的影響。
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本文經《德國之聲》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一帶一路 vs. 全球基建夥伴:中國「借大於捐」埋下債務陷阱,G7加強「民間投資」不想只做慈善 東南亞8國各有盤算,喊了逾30年的泛亞鐵路網仍是空想 若伊朗、阿根廷,沙烏地都成為BRICS Plus,那麼G7將被形塑成西方霸權領導集團 G7將推6000億美元全球基建抗衡一帶一路,中國:不歡迎地緣政治算計 美中新冷戰將維持很長時間,2032年恐怕就是中國軍事威脅的最高峰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
對中國的敘事:西方與其它國家各不同 八個調查國家中,五個是穆斯林佔多數人口的國家,奈及利亞一半的人口是穆斯林。中國在全球各地擴大夥伴關係以及朋友圈,提供了除美歐以外的一個重要的經濟合作契機,以及地緣戰略選項。
沙烏地也在加強同中國的軍事貿易關係,有報導稱,北京許諾利雅德幫助其建立巡航導彈系統。報告在展望部分寫道,由於中美關係將持續惡化,一個兩極的世界正在形成,南半球國家將越來越困難地保持中立平衡。